电调减衰器是把大电压信号衰减到一定的比例倍数(一般指功率衰减),达到安全或理想的电平值,方便测试工作,尤其在射频和中运用广泛。它的衰减指标,有多方面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衰减精度、承受功率、特性阻抗、可靠性、重复性等。电调减衰器作为一种控制器已被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通信等各类系统中。PIN二极管和GaAs MESFET均可用来制作电调减衰器,但PIN二极管在耐功率性能、低损耗等方面有显著的优点,特别是PIN二极管由于其具有极小的寄生电参数,因而在低损耗电路中更显优势。
电调减衰器是一种电流控制器件,其原理是基于PIN二极管结电阻随加于其上的电流的改变而改变的特性。和PIN开关的二极管不同,PIN电调二极管由于I层相对较厚,结电阻随电流增大而变小的速度比开关二极管慢得多,当结电阻降到3欧姆时,大约需要5~25mA电流,而开关二极管只需2~10mA电流即可。当然,开关二极管也可以做高速电调减衰器,但由于对电流的变化很敏感,故外围电路处理要困难一些。电调减衰器又分为模拟和数控两大类。普通PIN电调减衰器为模拟控制方式,电调减衰器的衰减量随控制电流变化,控制较为方便,但对外围电路有一定的要求。其工作原理基于PIN二极管结电阻随着加在其上的电流改变而改变这一特性,一般当工作电流增大到5-25mA时,结电阻将降到2Ω以下。另一种方式是采用二进制数码控制。数控电调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采用数字信号控制电流大小,一种采用开关加固定电调减衰器的结构。其优点是便于计算机控制,经数字化校正处理后,其重复性和温度稳定性较好,对控制源要求也不高,便于整机对幅度的实时校正,但其缺点是反应速度比较慢(约2μs),实现技术难度较大。从驻波特性上看,电调减衰器可分为匹配型和反射型。反射型电调在衰减时反射能量,驻波系数很大,随着衰减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匹配型在衰减过程中驻波系数几乎不变,而且性能稳定,但技术难度较大。控制方法有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
电调减衰器主要参数定义动态范围:
最大衰减量与最小衰减量分贝数之差,最小衰减量又称插入损耗。平坦度:指在规定频带内衰减量的起伏。线性度:对模拟控制而言,指衰减量与控制电压(或电流)变化的线性程度。精 度:指实际衰减量与标称衰减量的误差。
电调减衰器的分类
电调减衰器有无源电调减衰器和有源电调减衰器两种。
有源电调减衰器与其他热敏元件相配合组成可变电调减衰器,装置在放大器内用于自动增益或斜率控制电路中。
无源电调减衰器有固定电调减衰器和可调电调减衰器。固定电调减衰器由电阻组成,不影响频率特性,常用T型或π型网络组成;(有关常用75Ω阻抗T型、π型不同衰减量的电阻数据可参阅共用天线电视系统一书);可调电调减衰器由电位器组成在调试中及电平调整中使用。
要求电调减衰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应和接口端匹配,有线电视系统里都应为75欧。电调减衰器的频率特性要满足系统的频率范围要求,在频率范围内电调减衰器的衰减量应和频率无关。
因此,常用电阻元件组成。频率范围不同,电调减衰器的形式也不同。有用同轴线作电调减衰器;在波导系统中,常用吸收电场能量的膜片作电调减衰器;也有采用固态二极管(如PIN二极管)在微波频段内制成波导或同轴线系统的可以电调谐的电调减衰器。电调减衰器常用于多种电信设备和电子仪器中。
电调减衰器的主要用途是:
(1)调整电路中信号的大小;
(2)在比较法测量电路中,可用来直读被测网络的衰减值;
(3)改善阻抗匹配,若某些电路要求有一个比较稳定的负载阻抗时,则可在此电路与实际负载阻抗之间插入一个电调减衰器,能够缓冲阻抗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