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霸道、霸主、霸气、霸王、霸权、恶霸、霸占等等词语,人就会感到一股杀气,冷气。“霸”字本是假借“伯”,指春秋时期的诸侯盟主。《荀子成相》中曾记载,“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那么,春秋五霸到底指的是哪几个人?
在《荀子王霸》中,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唐代成书的《史记索隐》,又把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合称为五霸。
齐恒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是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晋文公是春秋第二位霸主,他在位的时候,实行通商宽农政策,平定了子带之乱。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中被史籍中高度认可的霸主,秦穆公在位的时候和晋国多次联姻,被后世称为“秦晋之好”。楚庄王是五霸中唯一称王的,并且还向周王朝过问鼎之轻重,欲图问鼎中原。宋襄公雄心勃勃,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与楚国争霸,一度为楚国所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