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氏,亦称叶赫纳喇氏或叶赫纳兰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王族。追溯历史,叶赫那拉氏及金朝贵族,原在今吉林省叶赫河、伊通河流域。16世纪初,南迁开原北,后又移叶赫河,故称叶赫部,视星根达尔汉为叶赫纳喇氏始祖,即叶赫那拉氏。
叶赫是肃慎(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部落之一,因分布于叶赫河(今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境内)得名,分同姓叶赫和异姓叶赫。叶赫部落号称叶赫那拉部。"叶赫"在蒙古语中是庞大的意思。“那拉”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有一个故事:在元末明初时,已在叶赫河建立了叶赫城的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氏族发生了一场战争,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了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么,我们姓它!’叶赫那拉氏最后打败了爱新觉罗,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
其后代分布甚广。清朝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纳喇氏“为满洲著姓,其氏族散处于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虽系一姓,各自为族”。其各地方包括尼马察、张、科尔沁、长白山、伊巴丹、伊兰费尔塔哈、布尔哈图、伊哈里、扎库木。本文所涉及的主要指明末居住在叶赫部的纳喇氏,在努尔哈赤征服与招抚下迁居到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抚顺新宾境内)。以后跟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占四方,为满族的形成和清朝的建立创造了必备条件。顺治元年(1644年)纳喇氏大部分入关,定居北京并派遣到各地驻防。
叶赫那拉氏现在姓氏为:那、南、叶、白。
叶赫那拉氏,原系明末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叶赫部的氏族。叶赫那拉氏族谱与所有满族族谱一样,均渗透着汉族传统的儒家影响,它既是官职承袭的重要凭证,亦为表明身份地位的证明。
“叶赫”在蒙古语中是庞大的意思。“那拉”是蒙古语太阳的意思。所以叶赫那拉氏的蒙语意思是巨大的阳光,光芒万丈。
从满族八大姓氏中,就会发现叶赫那拉氐这个姓氏在满清的社会地位。这“八大姓”分别为:佟、关、马、索、叶、赫、那、郎。这八大姓氏的后四位姓氏如果连着念,即叶赫那垃,不难理解这后四位姓氏如同出自叶赫那拉一个家族。
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就是此姓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叶赫那拉氏当代代表人物有叶广岑、那英、惠英红等。叶广岑是中国作协会员,被评为西安市优秀女作家。那英是中国著名女歌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华语天后,也是第一位获得台湾金曲奖的内地歌手。惠英红是满洲正黄旗人,中国优秀女演员,曾二度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