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安全风险评估是什么?
A:安全风险评估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前提和基础,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和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从而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安全风险评估重要性
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前必须开展安全风险评估:
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安全风险辨识不全面,遗漏一些风险,尤其是发生概率低但后果严重的风险,导致预案体系不健全、内容有遗漏,发生紧急情况时难以发挥作用;
还有许多企业片面追求事故风险全覆盖,而未对辨识出的风险量化分析、分级,导致预案越做越多、越做越厚,预案体系繁杂冗余,内容相互重复,重点不突出,预案不好用;
还有的企业未能厘清安全风险评估与预案体系构建、预案编制关系,导致应急预案脱离实际,成为摆设。
安全风险评估内容
安全风险评估应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事件的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应考虑控制措施是否存在及其有效性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识别危险有害因素;
二、判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三、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
四、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出现后的后果,计算个体风险、社会风险值。
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一、风险评估准备
1、成立风险评估组
结合部门职能和分工,成立以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事故风险评估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制定工作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邀请相关专业机构或者有关专家、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参加事故风险评估。
2、收集资料
评估组在评估时应收集分析以下资料:
①适用于本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②危害信息;
③生产经营单位的资源配置;
④设计和运行数据;
⑤自然条件;
⑥人口数据;
⑦本行业典型事故案例;
⑧以往风险评估文件;
⑨其它有关资料。
3、明确风险评估准则
风险评估准则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及风险等级评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②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③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4、选择评估方法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生产经营的性质和特点,在生产准备、实施、维护、终止等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风险评估方法,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
常见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安全检查表(SCL)、头脑风暴法、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风险矩阵、保护层分析(LOPA)、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层次分析法、FN曲线等。
二、评估实施
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评估目的,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生产准备、实施、维护和终止等阶段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
2、风险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AQ 8001-2007等标准开展风险评估,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后果,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和风险评估准则比较,确定风险等级,明确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判断风险水平是否可以接受。
3、风险等级确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排查评估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通过分析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依据风险评估准则分别确定事故风险“红、橙、黄、蓝”4个等级,其中,红色为最高级。
4、风险分级管控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事故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实施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定期对红色、橙色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采取风险管控技术、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将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
三、编制评估报告
事故风险评估结束后,评估组成员沟通交流评估情况,对照有关规定及相关标准,汇总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并形成一致的评估组意见,撰写评估报告。事故评估报告应当客观公正、数据准确、内容完整、结论明确、措施可行。
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给出了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的编制大纲:
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描述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情况(可用列表形式表述)。
二、事故风险分析
描述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的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可用列表形式表述)。
三、事故风险评价
描述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的类别及风险等级(可用列表形式表述)。
四、结论建议
得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计划建议。